声音
2021/06/18

野生动物进入城市,想告诉我们什么?

螺丝在拧紧

#009 王放 x 吴琦 

当野生动物来敲门

一头野猪在武汉的高速公路上奔跑。

一只东北虎闯入东北的村庄。 

三只金钱豹逃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一群野生亚洲象自“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上,迁移近 500 公里,几乎跨越半个云南省。

从去年疫情开始,与动物有关的热点新闻不断出现,引起公众空前的关切。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关心都是茫然、混乱、隔着距离且没有着落。

640-953.jpeg

6 月 8 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via 新华网

在繁杂的信息流中,我们虽有真挚的出发点,却常常浮于事件最浅层的表面,理不清思考的路径,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份关心转换为实际行动。

“我们发现大家会说大象很萌,或者会有一些无端的争吵,或者会像调侃一样把这件事情变得娱乐化。而当一只虎出现在东北的村庄的时候,大家好像慢慢地又会引向说,我们怎么能够接受身边出现虎这样的动物呢?我们怎么能够容忍?好像野生动物又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符号,我们需要赶走它们,我们需要抓住它们之后,把它们放到尽可能遥远的地方去。”

在新一期的播客“螺丝在拧紧”里,我们关心动物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关心它们改变行为方式的原因,思考人类行为如何影响着其他物种的生存。

野生动物研究者王放说,“我们担忧的事情就是当关注多了,但是这个关注又没有伴随着充分的知识,没有伴随着很好的管理,那有可能这样的关注反而会把野生动物的生存引到更不可控的、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另外一个方向。”

动物行为的改变,背后可能是很多跟市场、经济、人们的行为有关的事,一环扣一环。我们要理解其中的关键,需要有充足的引导。因此,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研究者们开始发声,从案头研究走进了公共的视野。

640-210.png

通过王放的分享,我们知道,真正的动物保护从来不只是在保护动物,也同时在积极关注、干预当地人的生活,“在熊猫保护区,我们会帮助当地的老乡去卖蜂蜜。”野生动物保护也会协调改善动物栖息地的人们的实际生活,避免过度消耗资源的发展方式,让人和动物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640-211.png

图片 via hyperallergic

而每一个喜欢动物的人,也可以通过参与城市生态观测,观察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出没的轨迹,帮助野生动物研究者去理解它们的需要、变化,以及我们怎么找到一种更好的和它们相处的方式。正如王放所说,不做一个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多样性本身就是世界的本质。

扫码进入动物与人的世界

640-954.jpeg

640-212.png

方法论

01:08

动物来了:野猪奔跑、老虎下山、豹子出逃、野象进城……

03:25

从头说起:王放为什么选择研究野生动物

05:38

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的儿时梦想可以成真

07:56

怎么摆脱 peer pressure

10:50

如何度过青年迷茫期

14:46

珍·古道尔、潘文石、吕植、奚志农:师长前辈如何影响自我认知的建立

20:14

如何看待当下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与情绪变化

——感到遗憾:新冠初期,关注的背后是恐惧与不信任

——喜忧参半:突发事件的娱乐化背后或有更多隐患

24:18

动物研究者如何应对当下的变化与挑战

——除了发论文,更要发声

28:12

在突发事件的背后,到底什么是真实

34:52

如何评价“野象进城”事件

——不做极端的动物保护者

40:13

城市公民科学家:在城市里也可以探寻人与环境的关系

46:13

野生动物研究与城市管理

——举例:如何解决人与貉的冲突

51:02

世界上其他国家/城市的行动

53:53

愿望:从关注到行动,全民参与生态观察

55:01

无学科背景的生物爱好者可以做什么

59:26

人对宠物和对野生动物的情感是相通的吗

1:02:20

在行动:用城市规划打通人与自然的情感隔阂

1:06:19

当下的工作状态:没有自我

1:13:03

吴琦:庆幸还有时间,让最坏的结局再晚一点到来

1:14:27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承认无知、打破偏见


听众提问

1:15:35

吾爱:除了“螺丝在拧紧”这类编辑个人运作的播客,还有很多出版社、杂志社、出版品牌、图书公司都踏足这一领域。您或者您的播客制作团队/嘉宾(甚至是许知远老师),是怎么看待当下越来越多出版类播客诞生的现象的呢?

1:17:56

HD377176m:想问问吴琦老师“对话精神”这个命题是在新闻访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吗?如果是/不是这样,“对话精神”对于目前时代/日常生活的多元化应用意义是什么?对话类节目内容出版它是先有的线上内容,然后才有的出版物沉淀,那么比起那些读书类播客,先有的出版物,然后再有的线上内容,吴琦老师怎么看这两种形式的差别以及他们发展的市场趋势?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学者 & 公众人物)

珍·古道尔(Dame Jane Goodall),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

潘文石,中国动物生态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

吕植,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奚志农,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

徐正强,生态学博士,就职于上海动物园动物繁育保护管理科


(谈话中提到的出版物)

《大熊猫的故事》,潘文石著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美] 罗安清著,张晓佳译

《少年科学画报》

《文汇报》


(谈话中提到的纪录片)

《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 2017),导演:杰夫·奥洛威斯基(Jeff Orlowski)


(谈话中提到的机构 & 项目)

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1996 年 6 月成立,北京大学学术科创类社团。

“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2019 年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王放保护生物学团队联合发起,该项目关注长三角地区貉、刺猬等在城市的野生动物的研究与保护。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SSCC,Shan Shui Conservation Center),成立于 2007 年,从事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猫盟 CFCA(Chinese Felid Conservation Alliance),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组成,是致力于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保护的非营利机构。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成立于 1951 年,是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的自然环保组织之一。

深圳市观鸟协会,成立于 2004 年,非营利的民间组织,主要致力于鸟类普查、环境监测、建立深圳野鸟基本资料库等工作。

红树林基金会(MCF,全称为: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成立于 2012 年,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公募基金会,关注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生境花园,即“具有生境功能的花园”,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所需资源(如食物、庇护所、水源)和环境条件(温度、雨量、捕食及竞争者),同时,兼及周边生态品质,为城市居民建设就在身边可供观赏、休息和户外休闲活动的花园,该项目已在上海虹旭小区等地试点。


(谈话中提到的部分野生动物)

小灵猫、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绿孔雀、朱鹮、貉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 @五七 @王放_自然测量员,与主播和嘉宾互动。

下期节目中,我们同样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螺丝在拧紧」将在每个月的某些周四不定期上线,随时有可能加更,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


出品人

于威、许知远、张帆

制作人

胡亚萍

后期制作

沈雨潇、冯琛琦

视觉设计

李政坷

原创音乐

徐逍潇

实习生

邹今、殷佳琦


快捷方式

扫码去「喜马拉雅」听

640-217.png

扫码去「网易云音乐」听

640-218.png

扫码去「荔枝播客」听

640-955.jpeg

5.png


喜欢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