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2020/09/27

他用浮世绘再现 北京顺义牛栏山

仝天庆
“小地方”是单读的长期栏目。我们探访和发现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区县、不同乡镇的人,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乡。正是这些你从未听过却真实存在于版图上的名字,组成了今天的中国,塑造了你我或清楚或模糊的面目。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艺术家仝天庆,和别的“小地方”有些不同的是,它由摄影、绘画和文字共同组成。仝天庆从 2001 年就从北京的城区搬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东北边的顺义,并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年。在我们的印象里,顺义是关富人的别墅群,是工薪一族的卫星城,也是很多“新北京”人的扎根之处。 但是仝天庆发现了顺义的另一面。他把目光聚焦在一个更“小”的地方,著名的牛栏山二锅头诞生地——牛栏山。通过浮世绘的再现,他得以追寻历史中的“牛栏山八景”,这既是创作,是发掘,也是新发现。

1

牛栏山镇始建于一三六八年。这一年是洪武元年,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起始年。之所以叫牛栏山,是因为传说境内的山里有金牛。

牛栏山是顺义最北端的地区。有两件最出名的东西:二锅头和牛栏山一中。全华北的酒溺子都知道“掐头去尾留中段”的二锅头是京酒的代表。全中国为子女教育操碎了心的父母们都知道牛栏山一中是全国重点高中。

牛栏山和狐奴山隔潮白河遥遥相望。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彼此是可以看到轮廓的。

潮白河属海河水系。是密云地界内白河与潮河两条河汇集而成。在牛栏山,它接受了怀河的增援,汇成一股,浩浩荡荡向正南流去。

潮白河在牛栏山段断流多年。宽大的河床遍布砾石和荒草,成为牧羊人经常光顾的地方。雨水大的年份,河滩上会积若干片湖泊。断断续续像穷人棉裤上的补丁。

断流的原因据说与采水有关。北京水源八厂在左堤路大胡营小胡营一带有采集地下水的深井。河水下渗去补充地下水,就造成了河床的干涸。当地农民看河床空着觉得可惜,干脆在上面开始垦田种庄稼。

一九五七年十月,毛泽东在郑州视察了黄河。面对着泥沙翻腾的河水,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毛泽东的这句话开始了中国“南水北调”几十年的历程。通俗地解释“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的水引到黄河以北来。北京属于工程中线的受助城市。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到达北京和天津。潮白河将受益于此项工程。届时从京密引水渠李史山闸放水,经小中河、东水西调、东牤牛河、怀河流到潮白河牛栏山橡胶坝上游。

001东牤牛河向怀河开闸放水.jpg

东牤牛河向怀河开闸放水

全面通水后,潮白河牛栏山段周边的生态将恢复到从前,形成一大块水草丰沃的湿地形貌。那些故去多年的风景或许还有重生的希望吧。

002引水后可以想象昔日通行大船的壮观场面.jpg

引水后可以想象昔日通行大船的壮观场面

2

八十年代初的电影《城南旧事》里,丫头子因为经常给宋妈代写家信,便记熟了信封上的地址:顺义县牛栏山冯村妥交冯大明吾夫平安家信。这部取自林海音自传体小说的电影,我百看不厌。记住了里面稍纵即逝的人物,记住了李叔同的《送别》,记住了牛栏山这个地名。

后来不断在酒瓶的商标上看到牛栏山仨字,知道它是一种二锅头酒。

003怀河、白河汇合处的望水亭.jpg

004怀河、白河汇合处的望水亭.jpg

怀河、白河汇合处的望水亭

2001 年我从城区搬到了顺义马坡。虽然向北距牛栏山只有 4 公里,却几乎没有去镇上逛过。

那时交通不便,每天都要赶向南开的公交去城里上班。

北京奥运会之后,公司居然搬到了怀柔。此后一直到 2017 年辞职的 9 年的时间里,每天上班,我都要经过牛栏山镇。渐渐的,我对它熟悉起来。

005通顺路北端是镇子老街,格局没有变化.jpg

通顺路北端是镇子老街,格局没有变化

搞不清楚牛栏山镇的中心在哪里,镇政府在镇西南一个比较偏僻的街道上。昌金路,从西向东穿镇而过,和南北向的通顺路交叉成一个十字。通顺路最尾端的这不到一公里的街道,倒像是牛栏山镇的老街。因为街道两边都是低矮的店面和只经过简单修补的老平房。街道向北是一个缓坡,只有骑车才能感觉出来。路顶到头有一个向右的急弯,再行约 50 米,便是牛栏山一中总校大门前的开阔广场。大门隔路正对酒厂的北院墙,墙上专门绘制了与酒文化有关的墙画。

006.jpg

007二锅头酒厂外墙的墙画.jpg

二锅头酒厂外墙的墙画

2018 年 9 月,我的工作室搬到了牛栏山镇南的半壁店。闲暇之余,骑自行车在镇子纷乱如麻的巷子里穿行确有不少乐趣。

牛栏山镇有自己的火车站,虽然只用于货运。北侧不远保留着它的老站,体量很小,斜顶灰砖,门窗都被密封了起来。“候车室”的大字表明它曾经用于客运,虽然被荒草包围却依旧散发着当年的温度。

008火车站.jpg

火车站

009废弃的牛栏山老站,门窗封闭.jpg

废弃的牛栏山老站,门窗封闭

010候车室门前荒草覆盖.jpg

候车室门前荒草覆盖

白河西岸的金牛村不知何时建好了一座公园。公园基址坐落在金牛山主体上,用雕塑、模型和人工设施重新演绎了“牛栏八景”。沿公园设定的路线游览,虽然空间并不宽绰,但山、水、草、木高低错落极尽变化之态。据说,这是知名建筑师根据雨水循环理念设计的新概念园林,绿色、环保,有极高的科技含量。

011新建的公园——铁栅门.jpg

新建的公园——铁栅门

012龙潭映月.jpg

龙潭映月

013碧霞宫模型雕塑.jpg

碧霞宫模型雕塑

014八景公园里依稀可见金牛山原山体.jpg

八景公园里依稀可见金牛山原山体

人造景观毕竟不如原生的自然,重建与弥补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大抵世间万物,唯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但我们总要对旧时光说再见,因为在历史的青烟里没有一样东西坚不可摧。

牛栏山八景

中国自古喜欢用“八”字作为量词与事物连接。“八”作为十以内的最大双数代表某种事物的繁盛之貌。燕京有八景:“卢沟晓月”、“蓟门烟树”、“居庸叠翠”等等。每景必有乾隆手书认证。顺义有八景:“玉幢金马”、“高台仙阁”、“松雨书声”……牛栏山也有八景。

015.jpg

016史家口村的文化墙绘制着古渡口曾经样貌.jpg

史家口村的文化墙绘制着古渡口曾经样貌

从金昌路沿潮白河右堤路向上游走,经坡上村不到一里,就是史家口村。村中与主干道平行的一堵二十多米长的文化墙绘制了昔日“牛栏山八景”的样貌。这八景分别是:壹“碧霞春晓”、贰“粮墩远眺”、叁“龙潭映月”、肆“金牛古洞”、伍“石梁蟹火”、陆“平沙落雁”、柒“清浊流芬”、捌“史渡金鳞”。

“牛栏山八景”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座元末明初建成的元圣宫。清康熙十七子曾赐“金光宝相”匾。元圣宫在现在的牛栏山一中院内,从不对游人开放。

3

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出生在一个服务于德川军政府的低级武士家庭。他的父亲是消防队长。廣重年轻时师从于画家歌川丰廣,开始了其浮世绘画家的生涯。廣重尝试了十九世纪初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版画。演剧场面、演员肖像、美女画像等等。在其师去世之后,他转向风景画。明显受到葛饰北斋画风影响。他的第一套十幅版画“东都名胜”显露出超凡天分。

017歌川丰国绘 廣重像 波士顿美术馆.jpg

廣重像 歌川丰国绘 波士顿美术馆

一八三二年八月,他陪同一个将军的使者到京都皇宫去。从江户至京都来回都要经过“东海道驿路”。廣重沿路画了许多风景及驿站的草图。由此获得的经验帮助他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第二年保永堂出版了《东海道五十三次》,体现了他早期全部才华。

018歌川廣重 东海道五十三次·池鲤鲋.jpg

歌川廣重——东海道五十三次·池鲤鲋

廣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全部为横长构图。处理手法与北斋并无二致。这种横长构图的形制与西方风景版画类似,透视手段也有借鉴。即在画幅二分之一处或三分之二处出现明确的地平线。地平线概念是焦点透视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和众多浮世绘风景画家一样,廣重把焦点透视的法则引用到自己的风景画中来。今天的品画者已经十分宽容。画家无论采用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都不会招致恶毒的攻击。我们知道只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合理使用“观察者视角”就好。如果是鸟瞰或者是上帝视角,那么绝对不会出现地平线。如果是画家主观视角,那么一定可以看到地平线。哪怕它是被植物、房屋、大山暂时遮挡了。

019.jpg020.jpg

021.jpg

022.jpg

中国传统山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把山川、房屋、桥梁等等纳入一个真实的三维场景之中。这个传统也流入日本。

中国山水画中有一个独特的画种,谓界画。也叫界尺画。传统山水画里主流多表现山川草木之韵。建筑在画面中所占份额极轻。草棚茅舍,或者深山藏古寺偶露一隅而已。如果建筑作为主体,需要交待它的细节。那么会使用界尺画出房屋的明瓦斗拱,甚至雕梁画栋。界尺画因其审美与文人画距离较大,所以一直列属于民间画工范畴。明清两代,大量市民阶层艺术的兴盛让建筑风景画大肆流行起来。西方焦点透视,近大远小的构成法则渐渐融入中国民间版画艺术当中,也间接影响到日本岛。因此在《东海道五十三次》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对自然景物如实地描绘,近大远小的纵深感让近中远景的距离几乎可以测量出来。

当风景画制作成版画,物体外轮廓明确而肯定的线条和平涂铺色又把三维场景拉回平面里来。产生了极强的形式感和绘画单纯的天然属性。

廣重在其《名所江户百景》里,全部采用竖长构图。在竖长构图里,地平线即便出现也不带动整个画面往纵深里去,一种有强烈装饰味道的画风骤然产生。

4

廣重描绘的景物,山与水的比例与牛栏山镇特别相符。于是在二零一五年夏余将廣重之部分景物与实地结合,将已经死亡的“牛栏山八景”给以想象中的复原。希望借助廣重的力量,让曾经滋养大众的景物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依次为:

第一景 碧霞春晓

在牛栏山上建有碧霞宫佛殿,下临白河。春日阳光下,岚影波光,上下掩映。殿宇装束,浓淡相宜。峰顶晨烟带湿,佛阁钟声久远。

023.jpg024.jpg

025 碧霞春晓.jpg

第二景 粮墩远眺

相传是辽萧太后所建,以望白河运粮。因白河上通密云,下接天津,密云粮饷、木材均借此河运输。牛栏山后设有停泊处。站在望粮墩上,可见白河中往来运输帆船密密匝匝、穿梭如织。

026.jpg

027.jpg028粮墩远眺.jpg

第三景 龙潭映月

在牛栏山后。北濒怀水与白水汇流处,东有龙潭,西有灵泉。每至夜晚,龙潭中映出一轮明月。

029.jpg030.jpg031龙潭映月.jpg

第四景 金牛古洞

在牛栏山中峰,有洞向阳。前有石槽,槽内水长流不涸,晨雾缭绕时呈现仙景。

032.jpg033.jpg034 金牛古洞.jpg

第五景 石梁蟹火

牛栏山北怀河之上建石桥一座。秋初群蟹纷集。捕者持火,荧荧点点。上下天光与晨星掩映。

035.jpg036.jpg037 石梁蟹火.jpg

第六景 平沙落雁

白河两岸有大片沙滩。每逢春夏季节,有无数只大雁在此栖息、繁衍。

038.jpg039.jpg

040 平沙落雁.jpg

第七景 清浊流芬

牛栏山怀河、白河汇合处,怀水清,白水浊。同流数里,清浊分明。 041.jpg042.jpg

043 清浊流芬.jpg

第八景 史渡金鳞

牛栏山东侧,史家口村旧有渡口。白河中出产金翅金鳞大鲤鱼。此鱼肉味极鲜,为皇宫贡品。

044.jpg045.jpg

046 史渡金鳞.jpg



喜欢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