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2017/12/18

从罗曼诺夫皇朝 到苏维埃帝国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从 1613 年到 1917 年苏维埃革命:宫廷阴谋、家族竞争、荒淫无道和穷奢极欲;人物则包括冒险家、交际花、革命者和诗人,从伊凡雷帝到托尔斯泰,从维多利亚女王到列宁……《金融时报》如此描述罗曼诺夫皇朝:与之相比,《权力的游戏》简直就是乡村牧师的茶话会……

罗曼诺夫皇朝是近代最成功的皇朝,统治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一个家族如何将一个惨遭战火蹂躏的公国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他们又如何丧失了这个帝国?

这是二十位沙皇与女皇的故事,其中有的是天才,有的是疯子,但他们全都受到神圣独裁统治和帝国野心的激励。蒙蒂菲奥里这部扣人心弦的编年史揭示了他们无限的权力与无情的帝国建设的隐秘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宫廷阴谋、家族竞争、荒淫无道和疯狂的穷奢极欲;人物则包括冒险家、交际花、革命者和诗人,从伊凡雷帝到托尔斯泰,从维多利亚女王到列宁。

QQ截图20171217034050.jpg

统治俄国,既是沙皇的神圣使命,也是一杯毒酒。共六位沙皇惨遭谋杀。彼得大帝用酷刑将自己的儿子折磨至死,但同时把俄国发展成一个帝国。他的宫廷被一个宴饮俱乐部主宰,俱乐部成员在沙皇强迫之下纵酒狂欢,身着奇装异服,观赏裸体侏儒。叶卡捷琳娜大帝推翻了自己的丈夫(他不久之后就被谋杀),宠溺她那些少年男宠,征服了乌克兰,令欧洲为之着迷。保罗一世被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支持的廷臣扼杀,而亚历山大一世直面拿破仑入侵和莫斯科大火,后来率军占领了巴黎。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农奴,躲过五次暗杀,写下了或许是史上由君主写下的最色情露骨的情书。

《罗曼诺夫皇朝》的高潮是对尼古拉二世与亚历山德拉、拉斯普京崛起与遇害、战争与革命,以及沙皇一家惨遭屠杀的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的描摹。《罗曼诺夫皇朝》文采斐然,援引一批新的档案研究,既是一部关于胜利与悲剧、爱情与死亡的引人入胜之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权力的研究,也是对那个至今仍然影响俄罗斯的帝国的深层次介绍。

今天,单读特别将《罗曼诺夫皇朝》作者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前言和译者陆大鹏的译记一次性推送,一起感受一下蒙蒂菲奥里是如何俯瞰拥有 20 位君主、共统治 304 年的罗曼诺夫皇朝的全景史诗的,他会如何叙述从 1613 年到 1917 年苏维埃革命的。

微信图片_20170830181842.png

从罗曼诺夫皇朝到布尔什维克革命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当沙皇可不是件轻松事。俄国不是一个容易治理的国家。罗曼诺夫皇朝有 20 位君主,一共统治 304 年,从 1613 年一直到 1917 年革命爆发、废除沙皇体制。他们的崛起从伊凡雷帝在位期间开始,到拉斯普京时期结束。记载末代沙皇的悲剧的浪漫主义编年史家喜欢暗示,罗曼诺夫家族受了诅咒,但其实罗曼诺夫皇朝是蒙古人之后最成功的帝国建设者。据估计,自罗曼诺夫家族于 1613 年登上皇位以来,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每天扩张 55 平方英里(142 平方公里),也就是每年 2 万平方英里。到 19 世纪末,他们统治着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并且还在继续扩张。帝国霸业是罗曼诺夫血统的一部分。

从某些角度看,对罗曼诺夫皇朝的研究,是对人性和绝对权力扭曲人性的研究。一些部分是关于爱情、婚姻、通奸和儿童的家庭故事,但与其他家庭故事迥然不同。皇家总是不同寻常,因为权力对传统的家庭关系而言,既是蜜糖也是毒药。权力的诱惑和腐蚀作用往往会战胜血亲的忠诚与亲情。这是一部君王及其家庭与下属的历史,但也是俄国专制主义的写照。不管我们对俄国、它的文化和灵魂有怎样的信念,它的精髓始终非同寻常,而有一个家族努力去代表这种独特的个性。罗曼诺夫皇朝已经成为不仅是皇朝与辉煌的象征,还成了专制暴政的代表,成了一部关于绝对权力的愚蠢与傲慢的寓言。除了恺撒家族之外,没有一个王朝在大众的想象和文化中占据这样突出的地位。这两个家族都给出了个人权力(无论在此时还是彼时)如何运作的教训。“沙皇”(tsar)这个头衔源自恺撒(Caesar),恰似俄语中的“皇帝”就是直接照搬拉丁语“imperator”,也绝非偶然。

罗曼诺夫皇朝所在的世界充满了家庭内部的争斗、帝国野心、绚烂的魅力、淫荡放纵和堕落的施虐狂。在这个世界里,默默无闻的陌生人突然自称是死去的君王复活了,新娘被毒死,父亲毒打儿子至死,儿子弑父,妻子谋杀丈夫,圣人被毒杀和枪决之后死而复生,理发师和农民飞黄腾达,君主收集巨人和畸形人,侏儒被丢来抛去,被砍下的首级得到亲吻,舌头被挖掉,鞭子打掉人身上的肉,有人肛门被插入尖钉,儿童惨遭屠戮。在这个世界里,有为时尚而疯癫的性欲超常的女皇,有女同性恋三人行,有一位皇帝写下了出自国家元首笔端的最色情的书信。但同时,坚忍不拔的征服者和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建设这个帝国,征服了西伯利亚和乌克兰,攻占了柏林和巴黎。这个帝国还养育了普希金、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一个拥有最高水平文化和美感的辉煌文明。

QQ截图20171217042325.jpg

罗曼诺夫王朝

如果脱离具体的情境,罗曼诺夫家族的放纵不羁显得非常夸张和怪诞,以至于盛行禁欲风的学术界历史学家会羞涩地对真相轻描淡写。毕竟,罗曼诺夫皇朝的传奇(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的材料来源)和真相一样强有力而受欢迎。所以,必须对耸人听闻的情节剧、神话和目的论(也就是以后见之明来揣摩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危险)保持警惕,并对方法论持审慎态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术研究要求我们不断地验证和分析。但叙述史的一大好处是,每一位君主的统治都自有其情境,能够展现俄国、它的独裁统治和灵魂的演化。这些被独裁统治扭曲的显得夸张的人物当中,出现了一面哈哈镜,向我们反映出人性的全部特点。

既然统治俄国的挑战始终令人生畏,那么只有天才能够真正扮演专制君主的角色。而在绝大多数家族里,天才都很罕见。失败的代价就是死亡。“在俄国,政府就是独裁专制,但因为统治者常被扼死而稍稍温和。”这是法国女才子斯塔埃尔夫人的俏皮话。沙皇是一个危险的职业。最后的十二位沙皇中有六位被谋杀,其中两位被掐死,一位被匕首刺死,一位被炸死,两位被子弹打死。在1918年的最后灾难中,罗曼诺夫家族的十八名成员被杀害。很少有沙皇皇位这样丰美诱人却毒性极强的酒。皇权交接始终是对政权稳定性的最严峻考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罗曼诺夫皇朝终于确立了继承法的两个世纪之后,今天的俄罗斯总统仍能有效地指定继承者,就像当年的彼得大帝那样。不管政权交接是和平过渡,还是借助极端暴力,这些高度紧张的时刻要求人们发挥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运用每一种阴谋诡计,因此这种时刻能够揭示权力的一些根本特质。

沙皇统治的本质是投射出威严与力量。但同时也必须运用奥托·冯·俾斯麦(他既是罗曼诺夫皇朝的竞争对手,也是盟友)所说的“追逐可能性和务实目标的艺术,以及寻求妥协的艺术”。对罗曼诺夫皇朝来说,生存艺术的基础是将小小的宫廷和庞大帝国的各种集团、利益和人物加以平衡。皇帝需要军队、贵族和行政机关的支持。如果皇帝同时失去了这三个集团的支持,就可能被废黜。而在独裁统治下,被废通常意味着死亡。除了玩弄致命的政治游戏之外,君主还必须表露出本能的、几乎是野性的权威。有才干的沙皇可以表现得严酷,但必须始终如一地严酷。统治者丢掉性命的原因往往不是他们残暴,而是他们的路线前后不一致。沙皇必须引发廷臣的信任和尊重,但必须得到农民(沙皇臣民的 90%)的神圣崇拜。农民将沙皇视为“小父亲”。沙皇应当对官员严酷,而对沙皇的农民“孩子们”仁慈宽厚。农民常说的话是:“沙皇是好人,贵族是坏人。”

8e53a51001e93901686ba29e7bec54e737d196ab.jpg

权力始终非常个性化。研究一下今天的西方民主国家领导人,我们就会发现,即便在透明度很高、任期很短的体制中,人的个性仍然会影响政府。民主国家领导人常常借助于受信赖的亲信,而不是各部部长来治理国家。在任何一个宫廷,权力就像人性一样,有很强的流动性。权力像水一样,从源头流出,又返回源头,但它的流动不断发生变化。它的整个流向可以被改道,甚至逆转。在独裁统治下,权力始终在流动,就像统治者及其领地(它蔓延扩展、活力充沛)的情绪、关系和环境(有个人层面的,也有政治的)一样易变。所有宫廷的运作方式都类似。在 21 世纪,俄罗斯和中国的新式专制政权与沙皇统治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由晦暗不明的小集团统治,积累巨大财富,同时通过等级制的门客—恩主关系连接起来,所有人都受制于统治者的心血来潮。在本书中,我的目标是研读权力的隐形的、神秘的运作方式,以回答政治的根本问题。权力游戏的大师列宁曾简明扼要地表述这个问题:“谁控制谁?”

在独裁统治下,人的个性特点被放大,所有私人的事情都具有政治性;只要能接近君主,就拥有权力。权力是一根金线,从君主延伸到它触及的所有人。有一些屡试不爽的方法能够获得沙皇的亲近和信任。第一种是在宫廷、军队或政府工作,尤其是取得军事胜利;第二种是保障沙皇的安全,因为每一位统治者(不仅仅是俄国统治者),都绝对需要不可或缺的心腹打手;第三种是神秘主义的,即帮助沙皇的灵魂更容易接近神灵;第四种也是最古老的手段,即爱情或性,尤其在女皇统治下。沙皇会慷慨大方用金钱、农奴和头衔来赏赐得宠的亲信。如果沙皇背弃了宫廷的权力安排,或者违背权贵(尤其是将领)的意愿,大幅度地逆转外交政策,就可能遭到谋杀。在独裁统治下,除了正式反对皇帝之外,刺杀皇帝是少数几种让精英阶层发出抗议的手段之一。人民的抗议方式则是城市暴乱和农民起义,但对沙皇来讲,他身边的廷臣比遥远的农民危险得多。只有一位沙皇被民众起义推翻,即尼古拉二世。

聪明的沙皇能够理解,他们的公共生活和私生活之间没有界线。他们在宫廷的私生活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政治的延伸。古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写到奥古斯都时说:“你的命运,就是生活在一个剧场,你的观众则是整个世界。”但即便在这样一个舞台上,真正的决策总是在幕后做出,它神秘莫测,并且受到统治者心血来潮的影响。今天的克里姆林宫仍然是这样。若想理解彼得大帝,除了要研究他的政府改革和外交政策,还需要了解他豢养的那些裸体侏儒和挥舞假阳具的戏仿教皇。不管沙皇的体制多么怪诞,它都相当有效,让有才干的人能飞黄腾达。或许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位最精明强干的大臣,舒瓦洛夫和波将金,起初都是女皇的情夫。保罗沙皇的土耳其理发师库泰索夫后来变得像公卿一样炙手可热。所以,研究罗曼诺夫皇朝的历史学家不能仅仅审视官方命令和钢产量的统计数据,还要研究叶卡捷琳娜大帝对自己爱情生活的安排,以及拉斯普京神秘莫测的放荡纵欲。有正式权力的大臣变得越强大,沙皇就越是绕过他们、运用私人亲信来行使权力。如果皇帝有才华,这种做法就让他们的行径显得神秘,令人惊叹和油然而生敬畏;但如果皇帝昏庸无能,就会把政府搞得一团糟。

e9788c25bc315c60eba9c90485b1cb13485477a7.jpg

1798 年 6 月,在莫斯科的圣母升天教堂举行的宗教仪式,当时在位的保罗一世及皇太子亚历山大一同主持。保罗与亚历山大共持圣母子图,后面两旁则是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以及次子康士坦丁。

独裁统治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皇帝的素质。卡尔·马克思写道:“贵族的秘诀在于动物学。”在 17 世纪,罗曼诺夫皇朝用选秀(也就是选美)来选择俄国新娘。但到 19 世纪初,他们主要从“欧洲的种马场”,即德意志各诸侯国,寻找妻子,于是将更广泛的欧洲诸王室联系起来。但养育政治家可不是一门科学。有多少家族能够造就一位杰出的领袖?更不用说二十代君主大多是由生物学的“抽彩”和宫廷阴谋决定的,其中有多少能成为精明的专制君主?选择从政的人极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极少能经受住民选官职的压力的考验。而在君主制国家,谁成为统治者具有偶然性。但每一位沙皇都必须同时是独裁者和军队最高统帅、大祭司和“小父亲”。为了成功地扮演这么多角色,他们需要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列举的所有品质:“天赐的优雅”“合法性的美德”和“永恒昨日的权威”。换句话说,就是磁石般的领袖魅力、合法道统和传统。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做到高效和睿智。令人敬畏也很关键:在政坛,受人讥笑几乎和失败一样危险。

罗曼诺夫皇朝造就了两位政治天才,即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有好几位颇具才华与魅力的沙皇。在保罗沙皇于 1801 年被残忍杀害之后,历代君主都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大多数沙皇也都具有领袖魅力、聪明头脑和足够的才干。但沙皇的使命极其艰巨,凡夫俗子难以承担,再也没有人会努力寻求当沙皇:这个位置变成了一种沉重负担,不再值得享受。“区区一个人,如何能治理俄国并纠正各种弊端?”亚历山大一世在即位前曾这样发问,“我这样才干平平的人肯定做不到。即便是天才,也未必行……”他幻想逃走,到莱茵河找一个农庄安居乐业。他的所有继任者都害怕皇位,尽量逃避当沙皇的责任。但他们得到皇位之后,必须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

彼得大帝理解,作为独裁专制君主,他需要不知疲倦地监督和威胁他人。统治这个庞大国家,同时还领导着没有明确规则或限制的个人专制机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时至今日仍然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指控俄国统治者患有偏执狂,往往没有意义。极端的警惕再加上骤然发动的暴力,在当时和今天,都是俄国统治者自然而然和根本性的一种状态。他们对图密善皇帝诙谐的妙语一定感同身受。图密善在遇刺不久前说:“君主的命运非常不幸,因为他们谴责有人图谋不轨的时候,没人相信他们;直到他们被刺杀了,大家才信。”但仅仅恐惧还不够。在杀戮了数百万人之后,斯大林仍然抱怨没有人服从他。独裁统治“不像你想的那样轻松,”聪明绝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说,“无限制的权力”只是一种幻想。

timg (1).jpg

彼得大帝

个人的决定往往会改变俄国的历史轨迹,不过很少是按照他们希望的那个方式。借用普鲁士陆军元帅赫尔穆特·冯·毛奇的话说,政治“计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刚刚与敌人发生接触,就破灭了”。意外、摩擦、个性和幸运,受到大炮与黄油的现实约束,才是真实的政治图景。正如罗曼诺夫皇朝最雄才大略的大臣波将金所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家都不能仅仅对突发情况作出回应,而必须“改善局面”。或按照俾斯麦的说法,“政治家的任务是聆听上帝在历史中前进的脚步,并在上帝从自己身边经过时努力抓住上帝的上衣后摆”。而最后几位罗曼诺夫沙皇往往是在凄凉地、固执地努力违抗历史的前进。

信仰俄国沙皇统治的人坚信,只有一个权力至高无上、得到上帝保佑的人,才能彰显出辉煌灿烂的威严,才能够引导和震慑这个多民族帝国,并管理如此庞大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利益。与此同时,君主必须亲自代表东正教的神圣使命,并赋予俄罗斯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任何个人都无法独自承担这样的职责,所以必须运用权力下放的艺术。罗曼诺夫皇朝最残暴的一位沙皇彼得大帝特别擅长从全欧洲范围网罗天下英雄并委以重任,不管他们来自什么阶级或种族。叶卡捷琳娜大帝不仅提携了波将金,还提拔了苏沃洛夫(罗曼诺夫时代出类拔萃的军事家),也并非偶然。斯大林自己也非常精通选择下属的艺术。他曾说,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最卓越的才华。沙皇会选择有才干的大臣去治理国家,但沙皇本人也必须能够亲自执掌朝纲。罗曼诺夫沙皇绝不会任命一个凌驾于主子之上的黎塞留或俾斯麦。沙皇必须超脱于政治之上,但自己也必须是精明的政治家。如果能够睿智地把权力委托给合适的人选,并从谏如流,那么即便是才干平庸的统治者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不过近代的沙皇统治和今天的民主政治一样,需要微妙而精细地操控复杂的事务。

沙皇与人民的契约是原始的俄国(由农民和贵族组成)所特有的,但与 21 世纪的克里姆林宫颇有些相似之处。统治者保证在国外取得荣耀,在国内维持安全稳定;人民同意统治者及其宫廷实施独裁,允许他们几乎无止境地中饱私囊。这种契约有四个元素:宗教、帝国、民族与军事。在 20 世纪,末代沙皇仍然自视为一个私人产业的世袭领主,得到神佑。沙皇与人民的契约经过了演化。在 17 世纪,牧首(东正教的领导人)有能力挑战沙皇的权威。彼得大帝废除牧首制度之后,皇朝几乎可以将自己展现为神权统治。在新沙皇于加冕礼受膏的那一刻,他的独裁统治就得到圣化,沙皇被宣传为上帝与人之间的超验的链条。只有在俄国,由阴郁沉闷的小官僚组成的国家机器,才几乎获得了一种神圣性。但这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虽然常有人大谈特谈俄国受到拜占庭皇帝和蒙古可汗的遗产的影响,但 16 世纪的沙皇的地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就像其他欧洲君主一样,从中世纪王室基督学当中汲取领袖魅力。但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俄国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公民议会和民政机构,所以俄国的中世纪形态维持得比较久,一直到 20 世纪。到了那时,即便与德国皇帝的朝廷相比,俄国也显得非常落伍、灰头土脸了。沙皇的神秘使命,一直到 1917 年都能为罗曼诺夫皇朝的统治辩护,很能解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亚历山德拉执迷不悟的信念。

尼古拉二世与家人.jpg

尼古拉二世与家人

将独裁统治合法化的,是不断扩张且多宗教信仰、多民族的帝国,但晚期几位沙皇自认为首先是俄罗斯民族的领袖,然后是整个斯拉夫共同体的领袖。他们越是拥护俄罗斯民族主义,就越是排斥(并常常迫害)庞大的非俄罗斯族人群,如波兰人、格鲁吉亚人、芬兰人,以及尤其是犹太人。如《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著名百老汇音乐剧)中的乳牛场主犹太人特维所说:“上帝保佑沙皇,让他……离我们远点。”帝国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许多困难的根源。罗曼诺夫皇朝的宫廷是家族产业管理办公室、东正教圣战组织和军事司令部的混合体。这个特点以各自不同的许多方式,解释了继承罗曼诺夫皇朝的政权——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联邦的某些狂热和侵略性。

即便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沙皇的日程安排也塞满了宗教仪式、军队检阅,更不用说派系斗争、家庭争吵,所以沙皇很少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复杂的问题。对天生的政治家来说,承担这样的工作五年就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更不用说要辛劳一生。而许多沙皇的在位时间超过二十五年。在我们今天的民主国家,大多数民选产生的国家领导人在任职满十年之前往往会累得濒临发疯,那么一连统治几十年的沙皇会身心俱疲、满心幻灭,就丝毫不足为奇了。沙皇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也受制于他的亲信向他提供的信息。所有君主都声称自己身边的人在撒谎,但他们统治得越久,就越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马可·奥勒留曾发出这样的警示:“小心提防,不要当穿紫衣的恺撒。”但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随着时间流逝,对君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一个拥有火车、电话和无畏舰的帝国的独裁者,要比主宰一个马匹、大炮和喇叭枪的国家困难得多。虽然本书是对个人权力的研究,但如果过于强调个人,就忽视了宏大的历史力量、思想的强大影响力和钢铁、炸药与蒸汽的力量。技术进步使得中世纪独裁统治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读到 17 世纪末多位软弱沙皇昏聩的随波逐流和反复无常的颓废堕落,以及 18 世纪几位女皇的放纵享乐时,历史学家(以及本书的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在这样的怪异畸人统治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恰恰是俄国繁荣昌盛的时候?为什么即便是孩童或白痴坐在皇位上,独裁统治仍然能运作?“上帝在天堂,沙皇在远方。”农民会这样说。只要大局不乱,在偏僻的小村庄里,农民对圣彼得堡发生的事情既不关心,也知之甚少。大局的确能够维持不乱,因为罗曼诺夫皇朝始终是一个家庭与私人关系组成的体制的轴心与外立面,这些家庭与私人关系有时互相争斗,常常互相合作,作为沙皇的小伙计,共同统治国家。这个体制很灵活。沙皇大婚之后,新娘的家族就加入了权力核心。沙皇也会提携有才干的宠臣、得胜将军和能干的外国人,尤其是鞑靼王公贵族、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和苏格兰詹姆斯党人。这些人能给沙皇的关系网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一个有效的社会基础,帮助俄国成为一个成功的前现代帝国。

QQ截图20171217042651.jpg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著,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甲骨文 2018 年 1 月版

帝国的核心则是罗曼诺夫皇室与贵族的联盟,贵族需要皇室支持以控制自己的庄园。农奴制是这种联盟的基础。沙皇统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是一笔交易,罗曼诺夫皇室得以独享绝对权力、获取帝国荣耀,而贵族得以不受挑战地统治自己的庄园。皇室是最大的地主,所以俄国君主不会像英国和法国君主那样,成为贵族的玩物。但互相结亲和联系的各个贵族氏族组成的网络在政府中当官,在宫廷效力,最重要的是,在经典的皇朝—贵族军队中服役。军队极少挑战沙皇,而是帝国扩张和加强国家凝聚力的有效机器。贵族将士绅与农民也维系在强有力的“沙皇、上帝与民族”的意识形态中。罗曼诺夫皇朝在残酷的内战——即“混乱时期”(1603—1613)——中获取了权力,所以它的政权从一开始就高度军事化。俄国与波兰人、瑞典人、奥斯曼人、英国人、法国人和德意志人常年争斗不休,这意味着沙皇的独裁统治是作为一个军事指挥中心发展起来的,它动员贵族,并经常借用西方技术。皇室和贵族榨取农奴的资源;农奴缴纳赋税、提供粮食、服兵役。俄国军队的人力成本比欧洲其他国家低得多。罗曼诺夫皇朝成功地统一了俄国,他们深深畏惧发生新的动乱,所以即便个别沙皇可能被清除,但君主制一般来讲很稳固,差不多始终得到贵族的支持(只有三个罕见的例外,分别在 1730 年、1825 年和 1916/1917 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罗曼诺夫皇朝及其亲信可以合作开展一项神圣的、威望极高而利润丰厚的事业,即打退外国侵略和建设帝国。因此本书不仅仅讲述罗曼诺夫皇朝,还要记述其他一些家族的故事,如戈利岑家族、托尔斯泰家族和奥尔洛夫家族。

沙皇与贵族之间联盟的纽带是宫廷,它是战利品的交换中心,也是流光溢彩和辉煌灿烂的俱乐部。那些据说影响力较小的女皇,如安娜和伊丽莎白,也能够娴熟地调节她们与趾高气扬的权贵的关系。沙皇与贵族的伙伴关系一直到 19 世纪 50 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都很亲密,而到了克里米亚战争时期,旧政权必须被改造为一个有行动力的现代国家。与外国的斗争要求罗曼诺夫帝国在残酷无情的地缘政治权力竞赛中与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竞争。这些国家的财富和技术远远胜过俄国。要释放出俄国的潜能,就只有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按照西方先进模式快速地工业化、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并拆解腐化、压迫民众的独裁统治。最后两位罗曼诺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在意识形态上就无法做到上述几点。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俄国社会很落后,他们如何保障漫长的边疆,同时还能行使与他们的帝国主义野心相匹配的权威?如果他们外战失败,也就在国内丧失了合法性。他们在国内失败越多,就越没有能力在国外扮演强国角色。如果他们虚张声势而被揭穿,就要么丢人现眼地撤退,要么继续战斗,甘冒爆发革命的风险。

timg (4).jpg

亚历山大三世

即便是彼得大帝或叶卡捷琳娜大帝,也不大可能解决尼古拉二世在 20 世纪初面对的前有革命后有世界大战的难题。但非常不幸的是,不得不面对最黑暗危机的那位罗曼诺夫沙皇,恰恰是能力最浅、头脑最狭隘的一位,同时也是运气最差的一位。尼古拉二世非常不擅识人,也不愿意把权力下放。他自己不能扮演独裁君主的角色,却运用权力确保其他人也做不到。

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旧体制的成功使得它更难接受变革。正如只有透过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才能理解苏联的极端而凶残的文化,我们也只能通过最后几位罗曼诺夫沙皇的意识形态(神圣的独裁统治)来理解他们往往非常怪异、愚蠢和自我拆台的轨迹。神圣的独裁统治最终扭曲了君主制,独裁统治自身成为目的,对现代国家的运作构成障碍。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是:在不丧失已经落伍的支柱——贵族与教会(托洛茨基称其为“圣像和蟑螂”的世界)——的前提下,如何吸引有才干的政治家,并扩大民众在政府中的参与?

毕竟,20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大独裁者,以及 21 世纪初的新型专制政权,都表明,即便在拥有互联网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今天,现代性和极权主义并非互相排斥。使得现代性和极权主义在俄国无法共存的,是沙皇君主制和俄国社会的特点。今天我们借助后见之明,或许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西方人自鸣得意的优越感会放大这种感觉)。正如改革家亚历山大二世所了解到的,“国王的命运”,如马可·奥勒留所云,便是“行善,并被诅咒”。西方历史学家责怪最后两位沙皇没有推行直接民主制。这是个错觉,因为如此极端的外科手术很可能让病人死得更早。

罗曼诺夫家族的命运残酷得令人无法忍受,常常被描述为命中注定、不可避免,但我们要记住,君主制的力量非常顽强,尼古拉二世统治了长达二十二年,而且他的前十年还算比较成功,何况他还经受住了战败、革命动荡和三年的世界大战并生存下来。1917 年的二月革命摧毁了君主制,但皇族生存了下来,一直到 10 月(也就是沙皇退位的七个月之后)他们落入布尔什维克党手中。即便在那时,列宁在主持那桩残暴罪行(屠杀一对父母及其无辜的儿女)之前,也曾考虑过其他的选择。历史上没有不可避免的东西。

timg (3).jpg

罗曼诺夫皇族被屠杀,标志着皇朝的灭亡、我们的叙述的结束,但故事还没有因此落幕。今天的俄国仍然深受历史上的动荡的影响。罗曼诺夫皇族的遗骨是激烈的政治和宗教争议的主题,而罗曼诺夫皇朝的帝国利益(从乌克兰到波罗的海,从高加索到克里米亚,从叙利亚和耶路撒冷到远东)仍然刻画着俄罗斯与我们所知的世界。罗曼诺夫皇族浑身沾满鲜血,用纯金餐具用膳,身上装点钻石,神气活现,威风凛凛,活色生香,同时命途多舛。他们的崛起和没落在今天依然令人为之神往,也非常有现实关照;既彰显人性,又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一部父亲与儿子、自大狂、怪物与圣人的编年史。

微信图片_20170830181842.png

《罗曼诺夫皇朝》译记

陆大鹏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名字,关注世界史的中国读者应当不陌生了。他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是近年来罕见的历史题材超级畅销书,在中国如此,在全球亦如此,被翻译成四十几种语言。想用七八百页的篇幅对耶路撒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渊源与沿革做一个概览(并且这三千年历史涉及极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因素),可以说是野心勃勃。从全球数百万读者的热烈反响来看,《耶路撒冷三千年》作为大众历史书籍取得的成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个人觉得,该书的厉害之处,一在强大的资料占有与分析,二在小说家一般娓娓道来的叙述能力和丰富的文学性。据说该书还将改编为《权力的游戏》风格的电视剧,如果改编和拍摄水平不错的话,我相信那一定是部值得期待的剧集。

喜欢看 BBC 纪录片的朋友对蒙蒂菲奥里的光头、草帽、浅蓝色衬衫、红色运动鞋和浑厚霸气的英国上流社会口音也不会陌生。他为 BBC 撰写并主持了五部电视纪录片,关于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罗马、西班牙和维也纳的历史。

QQ截图20171217050037.jpg

这位在剑桥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历史学家、传记家和小说家,其实最拿手、最擅长的是俄国和苏联史,而无论耶路撒冷还是维也纳都不是他的主营业务。他的俄国题材作品《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斯大林:红色沙皇的宫廷》《青年斯大林》都斩获若干大奖,长期盘踞全球畅销书榜单。如今,一部与《耶路撒冷三千年》同样汪洋恣肆而野心勃勃的巨著《罗曼诺夫皇朝》与中文读者见面了。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说,“需要真正的历史性勇气才能写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蒙蒂菲奥里显然不缺勇气。

懂英文的朋友一看即知,Montefiore 这个名字并非英语,而是意大利语。顶着这个意大利姓氏的蒙蒂菲奥里出身英国一个著名的犹太人银行业与外交官世家,其父系祖先是来自摩洛哥和意大利的塞法迪犹太人,其中不少成员一边个人奋斗,一边参与历史的行程。比如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1784—1885)是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和外交官,1840 年拜见了奥斯曼帝国苏丹,还觐见过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力图改善奥斯曼与俄国境内犹太人的生存状况。他七次访问巴勒斯坦,于 1860 年建造了耶路撒冷旧城墙外第一个犹太人定居点;他还去过罗马尼亚等国,慷慨解囊扶助当地的犹太人社区。在东欧、北非和黎凡特被压迫的犹太人中,摩西爵士成为近乎神话的英雄。2017 年 10 月,我在英国伯克郡采访蒙蒂菲奥里,他深情地讲到自己的祖先摩西爵士,说这是他最早打算写耶路撒冷历史的机缘之一。

而他之所以很早开始对俄国历史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的家庭。他的外祖母是立陶宛犹太人,其家族在 1863 年为波兰自由而战,反抗沙俄,后逃亡到英国。他外祖父的家族在 1904 年的沙俄虐犹运动之后逃离俄国。他们在立陶宛买了去纽约的船票,后来大吃一惊地发现,船把他们送到了爱尔兰。帮助他们逃亡的蛇头解释说,之前答应把他们送到“新科克”(New Cork),不是纽约(New York)。1918 年协约国武装干预俄国革命时,蒙蒂菲奥里的祖父为英国陆军上校,是占领格鲁吉亚巴统的英国远征军的一员。蒙蒂菲奥里说,自己家庭与俄国“这样的关联当然稀松平常,但它们能帮我把这段历史写得更有趣”。

QQ截图20171217050049.jpg

陆大鹏采访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在世界列国当中,俄国历史应当说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尤其是它的后半部分(十月革命一直到苏联解体)与中国历史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另外清末不少中国学人和政治家对彼得大帝感兴趣,希望清朝皇帝也能像他一样奋发图强,成为强大的开明专制君主。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里表示“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末代沙皇都是中国人熟悉且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完整讲述整个罗曼诺夫皇朝二十位沙皇与女皇(尤其是一些我们不太熟悉但仍然重要的帝王)故事的严肃著作,还比较鲜见。蒙蒂菲奥里这部书是中文世界里不错的填补空白的综述性作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罗曼诺夫皇朝》是家族史和传记,不是俄国通史。三百多年里史料浩如烟海,作者有自己的侧重点和倾向。在采访中他表示,要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全面深入地了解俄国历史,当然需要研究国民经济、法律制度、军事策略等方面,但他的目的不是写一部给少数专家学者读的大而全(或者说大而无当)的俄国通史;他的聚焦点始终在人与人性上。所以本书里不会有工农业生产的数据表格,不会有陆海军部队的详细番号与调动记录,不会有法律制度建设的细节。

但蒙蒂菲奥里的书是第一部将个人与政治两个层面融为一体的罗曼诺夫皇朝史,运用了大量档案和已出版的著作,大多是第一手材料,有的从未出版,很多刊登在 19 世纪的历史学期刊上。官方材料已经汗牛充栋,更不用说私人材料了。除了每一位沙皇海量的官方通信之外,大多数沙皇和肱骨重臣还有私人日记、回忆录以及大量书信。亚历山大二世与其情妇卡佳·多尔戈鲁卡娅的通信多达约三千封,绝大部分没有公开过,很长时间里被私人掌握,直到前不久才被返还给俄国档案馆。蒙蒂菲奥里专门去俄罗斯研读了这些此前没有被历史学家用过的新材料。这些材料或许不会改变我们对历史轨迹的定论,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沙皇们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s28556791.jpg

《罗曼诺夫皇朝》英文版

我觉得本书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把历代沙皇的人格、个性乃至癖好描摹得跃然纸上,仿佛是我们眼前有血有肉的活人。这些描摹都建立在扎实的档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英文版里资料和档案来源的部分就有密密匝匝的 71 页之多。在挖掘档案的工作中,作者有一次惊险经历,在勒福尔托沃宫(帝俄陆军部的档案馆,斯大林时代那附近就是令人胆寒的勒福尔托沃监狱)查资料时有一次从破烂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好在没有大碍。

有意思的是,不少珍贵的私人史料保存在英国王室手中,因为他们与罗曼诺夫家族是亲戚。蒙蒂菲奥里与英国王室关系不错,得以从菲利普亲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威尔士亲王、迈克尔王子(女王的堂弟)等人那里获得宝贵资料,并且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其他途径无从得到的个人回忆和知识。尤其迈克尔王子本人也是研究罗曼诺夫家族史的专家,在俄国也是知名人物。他与罗曼诺夫家族有血缘关系。1979 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骸骨被发现,做 DNA 检测时,就用了迈克尔王子的血样。

蒙蒂菲奥里为写作本书而做的档案工作固然令人 excited,但光是占据材料还不够,还需要优美的文笔将材料组织起来。一个人同时是靠谱的研究者和优秀的文学家,这种例子虽然可以举出不少,但仍然可以算是难得。蒙蒂菲奥里是不错的小说家,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也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大大提升了可读性,给原本沉闷的档案文献赋予了一种魔力。蒙蒂菲奥里的好友,另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曾说:“伟大的历史著作,也必须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蒙蒂菲奥里的作品是否伟大,需要时间来评判,但现在至少可以说它妙趣横生。

这里值得引用一下享誉全球的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科特金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本书精彩纷呈,其中最后三分之一内容,从 20 世纪初到革命的大动荡,特别令人眼花缭乱……关于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德拉的部分也许是关于本题材的史上最佳记述,表达精炼,同时感情充沛而犀利。用小品文来描写人格的深层次……感谢蒙蒂菲奥里的才华,今后罗曼诺夫皇朝的统治将会显得更加令人难以置信、魂牵梦萦。”

timg (2).jpg

本书不单单是历史书和传记,也关联我们这个时代。蒙蒂菲奥里曾是英国多家大报派驻俄国的通讯和战地记者,在俄罗斯待过很长时间,报道过苏联解体及当时若干加盟共和国的武装冲突。他对叶利钦和普金时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有第一手的敏锐观察,对专制统治在俄国数百年的发展和在 21 世纪的新变化有深刻的洞察。读《罗曼诺夫皇朝》不单单是娱乐,不仅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今。另外我相信很多人会同意我,对中国人来讲,俄国历史是特别值得了解的。

我自己老早就是蒙蒂菲奥里的粉丝,在《耶路撒冷三千年》英文版推出不久后就拜读了,当时我还没有开始从事历史书的翻译工作。记得当时读这本书时我深深为其广博和优美文笔而折服,觉得翻译这样一部时间跨度大、细节繁多、人物密集并且涉及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巨著一定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值得骄傲的荣誉。五年后,我有幸成为甚至更为恢弘而渊博的《罗曼诺夫皇朝》的译者,这是令我难忘的一段经历。本书用英文写成,俄文专名在转换为拉丁字母时偶尔没有遵循常见惯例,造成一定困难。杨慧小姐精通俄文,熟悉俄国文化,对译稿提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我的责编张金勇老师和其他几位编辑费心费力,对我帮助极大。我在这里衷心感谢他们。《罗曼诺夫皇朝》原书当然不完美,我的译稿更是需要大家批评指正。不过,我信心十足,这会是受过良好教育但非专家的广大读者了解罗曼诺夫皇朝和俄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我曾在伦敦拜访蒙蒂菲奥里的经纪人乔治娜·卡佩尔女士。她是英国多位优秀历史学家和作家的代理人。我对她说,蒙蒂菲奥里这样兼具学术研究功底和优美文学性的作者,并且还有不错的形象与银幕表现力,无论走到哪里都像电影明星一样受到追捧,十分难得,在中国还较少有这样水准的明星作家。卡佩尔女士说:假以时日,你们中国也会有这样的作家的。

底部单读.gif

喜欢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