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2016/08/11李安的 电影启示录
Johanna Schiller
“你问我为什么大家谈到伯格曼的时候都会紧张,尤其是电影人。那其实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敬畏,是崇敬。”——李安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教父”。他的作品曾启发无数电影人,李安就是其中之一。1974 年李安 18 岁,正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求学,在电影俱乐部里,李安第一次看到了伯格曼的电影《处女泉》。
“我看了伯格曼的《处女泉》,从此那一天成为了我的觉醒之日。我看完动弹不得,感觉好像是童贞被这个导演夺走了。”李安感到巨大震动,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宁静,这种感觉他未曾在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里感受到。观影结束,李安没有走,他在放映室里把《处女泉》又看了一遍,他在片中看到了人性,人类的境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上帝……
电影《处女泉》
“如果我没看这部电影,我就会满足于好的故事,我会满足于让观众哭哭笑笑,但是可能不会让他们去感受和思考,思考一些对于我们的生活很深刻的东西。我觉得那是我最渴望的电影。”伯格曼对于李安的影响是非凡的,他启发了他,甚至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李安作为一个导演的命运。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就给了他一个非常高的起点。
2006年,李安导演的《色·戒》在拍摄过程中遭遇波折,由于敏感的话题和有挑战性的拍摄,导演和演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梁朝伟、李安等在拍摄过程中几近崩溃。这部电影该如何走下去?李安这样问自己,那时他已有抑郁倾向,于是他踏上了去往法罗岛的路。
2006 年李安与伯格曼的相遇
法罗岛是伯格曼晚年隐居的住处。李安与伯格曼素未谋面,二人之前也没有任何联系。李安到伯格曼居住的木屋,到了最初给自己启发的大师。20 分钟后李安和伯格曼一起走出木屋,他抱住伯格曼,哭了。“你得学会爱你的演员。”伯格曼给了他一个慈母般坚定的拥抱。这一次唐突的拜会是李安精神上的朝圣,伯格曼是他的“上帝”,曾经伯开启了他,而后又为他指明点迷津。
李安抱着伯格曼哭了
2012 年,李安 58 岁,他拍摄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向伯格曼致敬之作。电影里,派虔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但在他漂流途中的一天,海上狂风大作,刮走了他的所有物品,只留下他和那只老虎。这个时候少年派同样像《处女泉》中的父亲一样,愤怒地指天而问:“老天!你已经夺走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我的所有。你还想要怎样!”第二天风平浪静、霞光万道。这是李安向伯格曼的致敬,关于宗教文化,爱,信仰和希望。不知道在构思这个场景时,李安是否回忆起了自己 18 岁那年,坐在放映室里看《处女泉》,感受到的巨大震撼。
最新评论条